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长,安防数字围栏这一创新的周界防护系统正逐渐成为行业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带来的革新,以及未来发展中需面对的挑战,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安防数字围栏的发展背景
安全防范系统以保障安全为核心,融合了实体防护与电子防护等多种技术。在安全防范工程中,周界防护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保护对象纵深防护的首道防线,旨在确保区域内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通过限制出入区域边界的行为,周界防护系统能够在目标尝试非法侵入时发挥出色的阻挡和延时作用,及时探测并提示入侵事件,同时进行事件复核并作出相应反应。
在安全防范工程的周界防护方面,传统的做法往往将实体防护如围栏(墙)与入侵探测设施分开设计、独立施工。实体围栏(墙)作为室外工程的一部分,其设计主要考虑城市规划条件和周边建筑物的功能,而对围栏的综合安全防护性能,特别是其阻挡和延迟风险的能力,往往缺乏全面考量。至于入侵探测设施,通常只是简单地加装在实体围栏(墙)的顶部,其功能仅限于监测加装部位的入侵行为,且无法有效覆盖整个防护区域,存在明显的探测盲区。
然而,随着材料、工艺及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安防数字围栏作为一种融合了实体防护与电子防护的创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围栏具有出色的通透性,为视频监控提供了清晰的视野,从而能够有效地暴露和监视不法分子的入侵行为。通过精心设计围栏的立柱、面板和防攀爬构件等,可以显著延迟攀爬行为,并对破坏入侵进行探测和分析。此外,该围栏在满足自然荷载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钢材的弹性性能,使得围栏在变形阶段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整体晃动位移,这不仅不利于入侵攀爬行为,还能将攀爬力产生的变形和位移传递到张力电子探测装置进行分析并发出报警信号。更为重要的是,连续的带状围栏构件还能对张力探测系统的电子器件和线路起到有效的隐藏和保护作用。
因此,安防数字围栏得以诞生,它充分利用了钢丝焊接网围栏的低刚度、高强度特性,结合结构构件的弹性、整体受力的晃动以及电子器件和线路的保护优势,与张力探测报警技术完美融合,形成了兼具威慑、阻挡功能的新一代周界防护产品。该产品不仅能进行无盲区的入侵探测分析,还能发出报警信号,有效保护区域边界的安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安防数字围栏的基本组成及其特色优势。这种先进的周界防护系统以钢丝焊接网围栏为主体,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及张力传感技术,实现对围栏变形和张力变化的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入侵事件,并通过可视化管理与维护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告警信息,从而发挥威慑、阻挡、延迟破坏以及入侵探测报警的一体化安全防范作用。
传感器网络部署在保护区域边界周边,它们实时监测围栏的振动等环境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内部的边缘计算器进行分析处理。一旦检测到异常数据,这些信息会被迅速上传至报警控制主机或软件,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报警控制主机或软件负责接收传感器上传的报警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识别不同事件的信号特征,从而触发相应的报警措施。同时,它还会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事件发生的精确位置,帮助管理员实时掌握周界环境的安全状况。
此外,系统管理平台还提供了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的强大功能。管理员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实时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查询,以了解周界环境的变化趋势。智能预警功能则能在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虞。
安防数字围栏具有诸多显著的特点与优势。
一是 它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包括产品制造信息、运行数据以及维保调试等均可实现全程追溯。
二是 该围栏严格遵循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确保其建设质量和产品性能符合要求。
三是 其高安全防护性能体现在实体防护与电子防护技术的完美融合上,不仅能有效探测和感知多种入侵行为,还能通过边缘计算技术进行智能分析,确保无盲区的安全防护。
四是 报警精度高。安防数字围栏采用结构统一的实体围栏作为传感器,为报警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同一介质。这种设计使得围栏对于风、雨、雪等自然因素具有出色的抗干扰和抵御能力,确保全天候工作下的误报率极低。同时,系统具备自我适应性调整功能,无论电力变化或气象环境如何,都能进行自我调整,从而大幅降低误报率。
五是 部署一体化。与传统围(栏)墙分开设计和施工不同,安防数字围栏可实现一体化部署,简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此外,其远程维护功能使得报警参数类调整无需现场维护,进一步提高效率。
六是 易于集成。安防数字围栏支持直接接入局域网或广域网,采用TCP/IP协议通讯,既可独立使用,也可方便地集成于其他安防集控管理平台中。
主要场景应用分析
安防数字围栏因其独特优势,在高风险保护对象的安全防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核设施、军工单位、使(领)馆、国(边)境、海关等重要场所的周界安全均可得到其有效保障。接下来,我们将以核设施和中小学幼儿园为例,详细探讨其应用场景。
在核设施方面,安防数字围栏的应用尤为典型。根据核设施的设计基准威胁、相关法律和标准要求,核设施通常划分为多个安全区域进行分级防护。其中,保护区和要害区常采用双层安全围栏设计,并配备两种不同类型的入侵报警系统。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在实体围栏上安装张力式电子围栏,该方案不仅误报率低、环境适应性强,还能提供高安全防护。
中小学、幼儿园的周界同样是安防数字围栏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这些场所通常位于人口稠密区域,外来人员非法入侵校园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攀爬或破坏围栏(墙)。尽管许多学校已采用实体围栏(墙)顶部加装电子围栏的方式探测入侵,但这种方式难以准确感知破坏方式入侵,且电子围栏的落地式安装可能增加误报或误碰伤害的风险。此外,其他类型的入侵探测产品在校园环境中也存在高误报等常见问题。然而,安防数字围栏能够智能分析入侵类型,具备对攀爬、翻越、穿越等多种行为的探测感知能力,同时兼具阻挡和延迟等安防功能,具有低误报、高安全等显著优势,因此成为校园周界防护系统的理想选择。
众多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和实践证明,安防数字围栏在抵制入侵、阻止安全威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威慑、阻止和延迟暴力入侵行为,及时探测并提示入侵事件,从而显著提升治安反恐防范重点单位及重点目标的周界安全防护能力。然而,当前安防数字围栏尚处于初生阶段,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推进产品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产品,其发展前景广阔但任务艰巨。
一是 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在安全防范工程领域,实体防护及周界实体防护的建设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过去,建筑围墙通常仅被视为室外工程单位工程下的附属建筑,其建设仅需遵循建筑工程建设程序,无需专门的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程序。然而,随着GB 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和GB 55029-2022《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的发布,这一状况已有所改变。尽管这些标准确立了实体防护及周界实体防护在安全防范工程中的地位,并明确了相应的建设程序和规范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高风险保护对象建设项目的周界实体防护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许多项目未执行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程序,甚至违反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强制性标准,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和技术监管部门也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周界实体防护设施建设的立项、概算、设计、预算、招标等流程缺乏规范。
二是 产品标准的缺失。目前,安防数字围栏的相关标准尚处于空白状态,这使得使用者、检验验收机构和制造方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参照标准。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周界实体防护工程与电子防护工程的协同实施,还可能导致验收等方面的混乱。
三是 行业规模型企业数量的不足。市场上周界实体防护产品和周界电子防护产品制造商众多,但具备数实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实体防护产品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能力不足,进展缓慢,而电子防护产品制造商则对大规模产业投入持谨慎态度。这种规模型企业的匮乏将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四是 政策支持不足。尽管创新安防围栏产品在安全防范工程项目中应得到优先推广和使用,但现实中由于管理职责与建设流程不清等问题,导致行业在政策上难以获得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结合实体与电子防护技术的创新,安防数字围栏在安全防护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同时为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随着AI、大数据、5G、物联网、AIoT以及先进传感器技术的深度融合,周界安全防护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升级。预计未来,安防数字围栏将具备更高级别的智能感知、快速响应和数据分析能力,其结构设计将更加简洁高效,部署流程更为便捷。同时,在成本效益、系统兼容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方面,该围栏系统也将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推动周界报警技术焕新升级的重要力量。
—— 本文来自 《中国安防》杂志